从我国的先天缺陷看
有谁能取代行动党政府?

– 白振华(发表于1999年9月16日《联合早报》言论版)

        作者认为,没有人能取代行动党政府,找出更好的办法来克服国家生存所面对的困难,从而把新加坡人带向更美好的21世纪。反对党并没有这样的力量。新加坡人因此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奢望是危险的。        今年六月,李光耀资政在报业俱乐部的晚宴上答复提问时,提到有关新马重新合并的可能性。身为行动党国会议员,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李资政对我国前途的担忧。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的行车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新加坡又无天然资源,更无自来水。当初没有人认为这个弹丸小国独立后有能力生存,更不可能走向繁荣与进步。
        建国三十多年来,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能让许多亚太地区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中国、印度、越南、缅甸等,都积极来向我们取经,以期望带动自己的国家走上成功之路,这都应归功于过去新加坡人民的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以及全力以赴地支持行动党的好政府。我所担忧的是,万一有那么一天,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不会珍惜好的政府,并把我们今天的成就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者学习外国的所谓自由与人权,用其手中的选票作为向政府施压的手段,动不动就想“国会里应有更多的反对党议员”,或进而想尝试“改朝换代”,那么,新加坡人难保不会在全国大选投票揭晓之时,发现新加坡一夜之间改变了它的政治面貌。

从国家生存的脆弱性,看新马重新合并问题

        假使我们的人民向政府提出的是难以满足的要求,而行动党政府果真有一天因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倒台了,由另一个政党或多党联合政府来管理新加坡,以目前反对党的实力来看,我很怀疑这个新政府有能力领导新加坡,或者能在这样一个小国中找到另一套能代替行动党政府的、能满足人民的要求的、并且能解决国家生存问题的办法。我也很怀疑任何新的政府能让我们的国家继续在国际机场、国际海港方面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另一方面,我也时常担忧,一旦有一天,邻近国家的国际机场和海港成为世界第一,那么我们在领空和领海的问题上将面对严峻的生存挑战。我们的樟宜机场和码头所扮演的角色将可能不再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新加坡在东南亚甚至亚太区域竞争中的力量也会大大削弱。再加上我国土地及厂房的价格升高,劳工成本的不断高涨,将会造成海外投资家逐渐把建在新加坡的工厂迁往他国。
        如果新加坡政府没有办法继续每年创造几万个新的高薪就业机会,我相信在以上这些危机出现后的五到十年,新加坡将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在那个时候,我们在没有选择的余地下,只有自生自灭……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医生曾针对新马重新合并一事,提出他个人的看法,他说:“马来西亚只需要成功者加入,不会接受失败者。”这段话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新加坡真失败了,不只马来西亚不会接受新加坡,任何国家也不会接受新加坡,因为那将是一个负担而不是资产。
        果真如此,那正是我们悲哀的开始!所以李光耀资政是在洞察年轻国人的心态后,高瞻远瞩地预见了将来会发生在新加坡的问题。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认为全体新加坡人都应对李资政的谈话作冷静的思考。这决不是大选前的政治宣传,也不是好像老人用鬼故事来吓小孩一样,更不是我国领导人利用大马作为恐吓新加坡人民的“魔鬼”的说法,因为新加坡政府根本没有必要去间接地破坏新马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只是新加坡这个小国生存的脆弱性,是确实摆在我们面前的,不论是行动党还是另一个党执政管理新加坡,都永远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先天缺陷!它是新加坡永远都无法逃避的现实。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为有先天缺陷的新加坡,继续找出生存之道,特别是在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如果没有能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领导人,没有要努力把新加坡带入更好的21世纪的好政府,新加坡未来的前途将会是黯淡的和危险的!
        总之,新马合并一事是新马历史的一部分,只要我们以理智和冷静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一切终归会风平浪静。正如外交部长贾古玛教授在回答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巴达威所说的:“我们谈新马合并的问题,是为了要教育新加坡人有关我们不可改变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以及告诉他们必须在各种族间维持和睦关系,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继续生存和繁荣下去。”这是新加坡领导人站在新加坡的立场上的一针见血的看法。

我国发展的另一线曙光――向海外发展
        新加坡国家小,人口只有300多万,市场当然也不大,更何况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能够在建国后的短短31年间,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实在是得来不易,它已经在成长中面临发展的局限,尤其是随着土地、厂房及劳工等成本的不断升高,将造成新加坡在东南亚甚至亚太地区的竞争力的削弱,这也正是新加坡生存与发展的脆弱性,也是它所具有的先天缺陷。这种发展局限虽已出现,但恰逢亚太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给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未来的生存带来了另一线曙光。
        所以我说,新加坡国家虽小,但国运昌隆,我们有幸能有一个好的、能干的政府时常协助国家渡过难关,在生存过程中面临任何困难之时,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向海外发展这个角度看,新加坡政府鼓励国人到海外去,以抓住际遇和顺应亚太地区的经济潮流,永远走在浪潮的前头,是一项明智之举。所以今天在印尼、中国、缅甸和越南等地都有新加坡人的工业园,不少新加坡企业家也在政府的协助下,纷纷到海外投资与发展;尤其是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新加坡人,他们中有很多是华校生、马来学校毕业生、淡米尔学校毕业生,母语也是他们的第一语文,他们都精通自己的母语,有不少还精通双语,他们大都事业有成,经验丰富,又明白必须向海外发展的道理,因而他们去中国、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投资,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目前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继续为国效劳的时候。我时常在想,在建国初期的30年,如果没有精通英语的新加坡人,我们的国家很难有今天的经济成就;反过来说,在未来发展的30年间,如果没有精通母语的新加坡人,我们可能不容易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的经济角色。试想想,若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拖延10年,那么我们目前拥有的这批精通母语和事业有成的新加坡人,将成为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其精力和体力也有限,也就不能像今天这样成为新加坡向海外发展的主力。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政治领导层确实具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能呼吁国人抓住机遇,鼓励这批四十几岁且精通母语的企业家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生存脆弱的新加坡带来另一线曙光。总而言之,新加坡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国外在都能受到尊重与信任,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新加坡金卡”的持有者,这张“金卡”是李光耀资政在三十多年来,为每个新加坡人所创造的,可以这么说,拥有这张“金卡”,对走向海外发展的新加坡人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是,从整体上说,我个人还是认为新加坡企业家对到海外发展的反应还是不够积极和热烈。我常有一种感受,新加坡政治领导层常能以他们的智慧看到问题,但是人民还没有办法做到积极响应,给我一种“眼到手不到”或者说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家“慢三拍”的感觉。这种情况或许是由于新加坡现有的安逸和富裕的物质生活所造成的,使国人不舍得离开新加坡到发展中的国家去吃苦。总之,走向海外发展的计划,已开始让某些没有“金卡”的国家捷足先登。
        如果我们的领导人能有先见之明,而我们的国人却无法享受到这个成果,那是十分可惜的事!我希望老一辈的新加坡人,能够在一个好的政府的领导下,为新一代的新加坡人在向海外发展上铺路,与政府一起把我国这块没有天然资源、市场小并且有先天缺陷的有限土地,变成无限的土地,无限的资源和无限的市场,使新一代的新加坡人在21世纪能走入国际化的经济圈里,为国家建立更多土生土长的跨国公司,来造福国家和人民,为新加坡的生存带来另一轮的经济冲刺。

一道美丽的彩虹――追求新加坡梦
        某些新加坡人所追求的新加坡梦多少带着一种“怕输”的心态。人人都期望有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如果一定要捷足先登,为了能提早拥有汽车,拥有私人房屋,不计代价,不惜负债累累,也要先赶上第一班火车,以达到他们的理想,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实际的,有时甚至是可笑的。我难以明白某些新加坡人为何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欲望。
        每当我想起我进入社会初期,经过六年的奋斗后,才拥有属于自己小家庭的家的时候,我对当时所拥有的那间小屋比今天拥有的大房子还要爱恋与珍惜。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会那样实际,虽然成家后有了孩子,还是住在老爸大巴窑书店楼上的半个房间里,因为另一半房间得用来当货仓,可是一呆就是6年。有时我想,我今天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或许跟我脚踏实地的态度有关。
        年青人追求自己的理想是无可厚非的,只要能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彩虹,那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好处。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一味向钱看,将很难实现理想。更糟的是,一旦理想难以实现,便怪罪政府,便嫉妒那些已经搭上车的同学、同事和亲友,最后用自由民主的选票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那是很错误也是很危险的,更是损人损己的,不顾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做法。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向海外发展还是追求新加坡梦,认真向周遭同学、同事和亲友如何实现他们理想的方法学习,是激发自己将来成功的力量。因为嫉妒与眼红,除了自欺欺人之外,也明显地暴露了自己的短处。在我看来,嫉妒别人,是内心里承认自己是庸才,是比不上别人的一种心理表现。今天的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要实现自己的新加坡梦,在机会上,肯定比我当初离开学校时要多姿多彩,只要有一定的才华、胆识、毅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定的资金,要在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编织和实现自己美丽的梦,走向那道美丽的彩虹,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向海外发展,不只是为了达到个人的物质成就感而已,它也带着为自己的社会和国家效力的使命感。
        从我响应新加坡政府的号召走向海外发展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已不仅仅在追求我个人的新加坡梦,因为在新加坡,我基本的衣食住行已无忧,孩子也进入了大学,我已经不再需要追求物质上的成就感,我要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当我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联手,在中国数个大城市加入几个大项目的发展时,我们就坚持一定要完成这个宏愿。
         我相信一、二百年后的新加坡人,到时去这几个城市,看到我们投资的这几个项目时,一定会体会到90年代行动党政府管理下的新加坡,肯定是政治稳定,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富裕,当时的新加坡人才有这种能力从一个弹丸小国到神州大地发展。类似这样的投资项目,也将分布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澳洲等国。他们不只为自己带来个人的成就感,也将为新加坡带来国家的声誉。
        在不久的将来,新加坡人将会为他们在海外的成就感到骄傲。正如吴作栋总理所说:每一个新加坡企业家到海外发展,就有如新加坡在海外的大使一样,那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希望在具有先天缺陷并且发展受局限的新加坡,能有更多有潜能、有胆识的企业家到海外发展,去完成自己的新加坡梦,也同时为国家和人民编织一道绚丽的彩虹,让人民永远怀念他们。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新加坡有着先天的缺陷,但又有谁能取代行动党的政府,找出更好的办法解决国家生存所面对的困难,并把新加坡人民带向更美好的21世纪!以反对党今天的力量,我看很难。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因为,理想必须建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奢望是危险的,它容易让人产生消极的情绪。我认为,全体新加坡人民应该珍惜我国今天的成功,也必须有同样的忧患意识,支持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好政府,并且继续与行动党政府齐心协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建设新加坡更美好的未来,为国家也为自己编织更绚丽更多彩的梦。
        新加坡就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小舟,只要继续有好的掌舵人,它将不至于迷失方向,一定能乘风破浪,永远前进。

(作者是惹兰勿刹集选区国会议员、政府国会新闻及艺术委员会副主席)